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成为我国重要任务,自然也将是各行各业的首要发力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是一场硬仗,作为绿色循环经济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更是责无旁贷。从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视点工作的通知》至今,产业发展虽还处在“少年”阶段,但其已经和将要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汽车全生命周期重要一环
节能降耗减排效果显著
“零部件再制造不仅是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普遍共识和行动,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有利、最直接的措施之一。”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长谢建军指出,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打通了“资源-产品-报废-再制造产品”的循环型产业链条,构筑了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工业绿色发展模式,为工业绿色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虽然没有统计过零部件再制造产业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的具体数据,但毫无疑问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是汽车行业减少碳排放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谢建军表示。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小组发布的报告《重新定义价值-制造业革命:循环经济中的再制造、翻新、维修和直接再利用》,再制造可节省80%~98%的新材料,采用这些“价值保留流程”还有助于将某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9%~99%。具有极大的潜力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消减。
“我们推出的再制造变速器,从整体上降低了生产新产品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全面推动变速器制造行业的节能降耗与低碳减排,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勇告诉记者,他们2019年售出的再制造产品相当于节约标煤17.1吨,节能效率提升7%;节约水资源585.58吨,节水率提升7.3%;节约材料699.42万吨,节材率提升90.2%;实现循环利用变速器材料699.4吨,循环利用率达90.2%;减少碳排放45.1吨,降幅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