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石油化工专委会承办的“2025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剂循环经济与创新技术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以“创新驱动、绿色循环、产业协同”为主题,来自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化环境、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新闻媒体、会员企业等46家有关单位近百位代表参加论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焦阳,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院长李明丰,石科院党委书记、协会石油化工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哲,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副书记韩志群,燕山石化首席专家宋以常等出席论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李彬
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在致辞中表示,废催化剂循环利用是石油化工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又一重要内容。他呼吁行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构建数字化监测平台,深化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催化剂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石油化工专委会主任委员 王哲
石科院院长李明丰在“绿色炼化与循环经济”报告中提出“城市型炼厂”构想,通过高效利用废塑料、生物质等废弃资源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实现炼厂与城市协同发展。他详细介绍了废塑料化学循环的技术路线及示范项目进展。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焦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失效多金属催化剂金属回收及污染控制技术,他提出通过真空预脱油、钠化焙烧等创新工艺实现钒、钼、铂族金属高效回收,并展望了萃取塔技术的应用前景。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石油化工专委会秘书长 夏国富
上午主题演讲环节由协会石油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邵劲主持。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十五研究室书记 胡大为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湿法冶金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为振以FCC废催化剂为例,介绍了选冶联合技术,通过磁选-熔炼工艺实现镍铁合金回收,推动危废减量化与资源化。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十五研究室 翟维明
论坛下午主题演讲上半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炼化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张礼安主持。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高级专家 赵元生
石科院第十四研究室副研究员陈妍介绍了目前废催化裂化催化剂处置现状,以及不采用钝镍剂工况下容镍型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开发,可以实现一部分废剂实现危废减量,并进一步介绍了废催化剂制备高耐压压裂支撑剂技术,本技术具有技术、市场和经济可行性,望同步解决其他炼厂固废。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十四研究室副研究员、项目经理 韩蕾
中化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总经理王丁介绍了微化工技术在废催化剂有价金属回收(如钼、钒)中的探索,阐述了微反应器在提升传质效率、选择性、安全性和实现连续化生产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中国化信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石油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 张松臣
中海油泰州石化工艺主管、高级工程师王彦涛分享了TORH-1催化剂在连续重整装置中的工业应用案例。该液相加氢技术替代传统白土精制,解决了烯烃导致的问题,催化剂首次器外再生后性能恢复良好,延长寿命并降低危废量及成本。
河南省宏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曙光
中石化催化剂长岭分公司质量管理部经理韩勇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在催化材料快速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为生产过程提供实时数据支持。
江苏科创石化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陈家胜
北京中碳众和认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丽萍强调绿色认证对行业转型的推动作用,并指出在国际碳壁垒下,国内需加快构建碳足迹、循环再生产品认证体系,以提升国际话语权。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