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绿色再制造产业专题!
位置:绿色再制造>>资讯>>资讯>>内容阅读
兰州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废品垃圾变身“城市矿产”

中新网兰州3月10日电 (杜萍)“随着产业园的废纸(废黄板纸)再制造生产线顺利出纸,标志着从‘废纸收购——废纸造纸——包装纸箱生产’的一个完整产业链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式形成。”3月10日,兰州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杨海源在兰州市供销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


杨海源所说的产业园,是指兰州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其是第五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这个“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


当日,记者探访这座位于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时,在园区内看不到废品、垃圾的身影。在造纸车间,地面更是干净整洁,靠窗摆放的绿植郁郁葱葱,处处彰显着绿色、环保的理念。


据了解,依托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兰州市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形成以回收网点为基础,分拣加工基地为核心,产业园加工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现代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推动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为健全完善回收体系,目前兰州市已在主城四区建成标准化社区回收网点236个,分拣加工中心5个,配备厢式专用运输货车10辆,社区流动专用回收三轮车200辆,形成了以兰州市城关区、安宁区、榆中县、皋兰县为中心,辐射临夏州、酒泉市、白银市、青海省西宁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同时,废旧物资收购量占全市可收购总量的80%左右,报废汽车收购总量则占50%左右,废橡胶收购总量占80%以上,废纸、废塑料收购量占70%左右。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经理戴南昌介绍,目前,该市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以此来扩大废旧物资收购和销售业务,推动传统经营业务与现代流通方式融合发展。


如联合兰州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立废旧物资电话预约平台,开通了12345民情通及965955百姓回收服务热线,开展废旧物资收购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市民只要打一个电话,废品收购员就上门来回收。”戴南昌说,现在废品回收更便捷了。


为打造完整的产业体系,兰州市加快产业园区建设,计划建设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加工、报废汽车拆解、废纸再制造及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分拣加工等6大区域,辐射西北五省区。


目前,产业园区已建成造纸、包装纸板纸箱、废塑料分拣加工、报废汽车拆解等4条完整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生产线。“产业园各项目的建成投产结束了回收人‘废进废出’的单一收废模式,形成了‘废进新出’的完整产业链。同时,通过公司网点收购——分拣中心中转分拣——产业园项目加工再利用的三级收购、加工、生产再利用体系,实现了废弃物再资源化。”戴南昌介绍。


戴南昌表示,下一步,将计划在兰州主城四区提升改造50个废旧物资回收示范试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可通过市民卡交易平台,进行网上预约,上门回收,市民卡结算。还将通过“兰州三维服务网”开展废旧物资线上经营业务。同时与红古区政府等单位共同投资,搭建辐射全系统、面向全国的西部再生资源信息交易平台。


此外,今年还将与环卫部门合作,尝试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与环卫管理系统的“两网融合”发展模式,建立起新型“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最终实现“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的目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不要断章取义,并注明:“信息来源: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
2.凡本站注明“文章来源:XXX(非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010-51662601-614。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共建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 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