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绿色再制造产业专题!
位置:绿色再制造>>资讯>>资讯>>内容阅读
传统再生资源产业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破局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传统产业革新进入倒计时。日前,《经济参考报》发文称,再生资源企业效益低迷,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及发展环境。同时,记者提到深层次创新改革时期,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是再生资源产业焕发生机的动力。中再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以“互联网+金融+再生资源”为整体策略,通过供应链金融升级再生资源产业,为再生资源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提供可行性操作模式。


传统再生资源行业亟待破局


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作为朝阳产业,我国传统再生资源却饱受诟病,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准入门槛低、规模小、分布散、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再生资源行业亟待破局。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回收企业有13万家,比前年减少7000家;各类回收站30万个,比前年减少5万个;回收行业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比前年减少300多万人。一方面,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没有市场准入门槛,导致行业先天不足,再生资源产业亟待向规模化、园区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


今年6部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推广“互联网+回收”的新模式、探索两网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提高组织化的新途径、探索逆向物流的新方式、鼓励应用分拣加工新技术等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整个行业面临升级转型,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再生资源综合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都急需大量的资金。


众所周知,资本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加速器。然而传统金融服务再生资源行业的“痛点”尽现,效率低,贷款额度、信息不对称。中小再生企业抵押物少,有些涉及再生资源回收站除了原材料之外几乎没有抵押物,贷款额度受到很大限制。而银行或农信社的信贷员到基层了解企业情况流程繁琐,成本是一方面,关键是放款效率。有的贷款人是几户联保,因为个别人影响到很多无辜的人,造成这些人不敢担保或者不能再贷款。


中再融:以供应链金融专注于再生资源产业升级


互联网金融为再生资源企业借款提供了一条融资的“绿色通道”。从服务实体经济来讲,互联网金融不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金融支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而且可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中再融作为中再生协会唯一指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再融以协会会员单位为服务根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面向行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以供应链金融专注于再生资源产业升级。


再生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直接关系到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一步。但行业存在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公益性较强,尤其对于一些低值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除了要通过互联网金融来推动,还需要更多的绿色金融手段,比如绿色产业基金、绿色债券、绿色股票IPO等支持。


中再融在布局再生资源领域资产端的同时,也将再生资源知识普及纳入其中,提倡节约环保,参与社会公益项目,普及再生资源知识,担负起倡导绿色环保的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共建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 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